欢迎访问陇南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战线

康县:派出所的看家“鹅警”

来源:甘肃法制报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4-06-09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随着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陇南市康县公安局把进一步提升基层派出所自我防范能力和加强基层派出所安全防范工作作为反恐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在大南峪等农村基层派出所率先示范并试验性地养殖警鹅,作为人防、技防的补充,以“鹅警”来加强派出所自身安全防范工作。目前,康县公安局大南峪派出所已养殖警鹅数十只,其在夜晚的警示防范作用已经凸显。

康县地处西秦岭腹地的陇南山中,在陕甘川三省交汇处,境内河流众多,农村很早就有养鹅看门护院的历史,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仇池笔记》中就有记述:“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直到现在,康县一些山区仍沿用这种办法防盗驱蛇。

家禽中,鹅的警惕性非常高,听觉器官非常灵敏,鸣叫声大,勇敢且有攻击性,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发出叫声,看见陌生人进门会张着翅膀发起攻击。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鹅防”具有人、物防控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警力严重不足、交通不便的康县山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在一些偏远派出所增加“鹅警”,积极推广“鹅防”,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安防体系不失为一种成本低、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