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凉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5-06-30
阅读次数:
浅析街头诈骗案件的种类及防范对策
平凉市华亭县公安局 潘亚蓉
近年来,华亭辖区街头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严重侵害群众的财产安全,此类案件作案伎俩多样,侦破难度大,群众反响强烈,社会影响极坏。
一、街头诈骗案件的几种形式
算卦消灾诈骗:犯罪分子称受害人孩子有难,用财物消灾的方式实施诈骗。
赠送文物诈骗:犯罪嫌疑人用一些类似文物的东西,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并给受害人“赠送”少量该“文物”,之后向受害人骗取钱财。
拾物平分诈骗:嫌疑人主要利用受害人贪小便宜的心理,故意将一沓用棉线手套装好的钱(冥币)掉在受害人面前,并在受害人面前捡起,其中1名嫌疑人与受害人主动搭讪,以受害人看到为由,提出与受害人平分捡到的钱,随后另1-2名嫌疑人自称刚刚丢了上述物品,问受害人和嫌疑人有没有捡到,并借口检查受害人随身物品,要求受害人以钱或物抵押作证为由将受害人随身财物骗走。
假币购物诈骗:嫌疑人先以真币购买受害人大量商品,在受害人验过真假后,假装接听电话并声称买主要求退货,拿回真钱,在博得受害人的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又故伎重演,接电话、取货、支付假币。
垫资买药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以巧遇的形式与受害人交谈,自称家人朋友患有疑难杂症需要购买一秘制药品,但是与售药的乙或其家人有矛盾,乙不愿向甲出售药品,因此甲利用受害人贪财的心理,希望受害人能垫资从乙处购得此药品,然后甲会支付药品费用及感谢费,受害人为获得感谢费自己掏钱从乙处购得药品,之后甲、乙两人携带骗来的现金迅速逃离。
冒充和尚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和尚给人把脉看病、看面相、看财运,兜售自称能治百病的膏药、同时以化缘募捐为由销售佛珠、镇宅宝剑等骗取钱财。
对换外币诈骗:不法分子以问路等为由主动搭识被害人,骗取其信任后,以车祸、生病急需用钱而身边只有外币需兑换为借口;或在被害人面前“演戏”,假装和托儿成功兑换外币转手赚钱,再劝说被害人也来兑换;或诱骗被害人换外币赚取汇率差价为诱饵,以低汇率的秘鲁币、巴西币冒充高汇率的美元、英镑、欧元等外币与受害人兑换人民币,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受害者大多不了解各国货币的汇率,一般这种案件现场会出现一名所谓“银行工作人员”,对低汇率外币进行“鉴别”,设圈套诱使受害人受骗。
二、街头诈骗案件的规律与特点
1.作案目标固定。街头诈骗行为主要针对中老年人、妇女、文化程度较低等相对固定的作案目标,此类人群的防范意识薄弱,爱贪小便宜,社会经验不足,遇事偏听偏信,缺少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丧失警觉性,容易被骗局迷惑。
2.多为结伙作案、分工明确。街头诈骗多为团伙性作案,团伙人员少则二人,多则七八人。在作案前作案人往往要做出严密的计划,互相配合,通过策划和明确分工,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犯罪活动中。部分作案成员甚至是亲属关系,而且都能言善辩,有的不惜长期经营,施以小恩小惠进行“感情投资”,骗得受害人信任后再实施诈骗,通过设下种种圈套,引诱受害人中招,从而骗取大量的钱财。
3.作案手法多种多样。街头诈骗犯罪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与其一整套的诈骗程序和行骗手段是密不可分的。作案过程环环紧扣,有序进行,尤其是在“台词”的设定上故弄玄虚或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诱惑受害人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4.作案的跨区域及流动性极强。街头诈骗犯罪嫌疑人多跨省进行诈骗活动。确定作案地点后,常用假身份证入住旅馆,精心预谋伺机作案。案发后,迅速逃离案发地,流窜到另一区域继续作案。
5.作案过程中遗留的线索较多。首先是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街头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有过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口音较为清楚。其次是串并案件后,对于摸清犯罪嫌疑人的人数、活动轨迹、交通工具有较大帮助。
三、街头诈骗防范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多方配合,注意信息共享。案发后,根据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作案人使用的工具特征以及作案方式方法等诸多因素, 对系列案件进行有效串并案。基层派出所与刑侦、图侦、技侦等业务部门要加强协作,信息共享,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时发布区域协查,防止流窜它地再次作案。
2.以社区为依托,发动群众共同打击。社区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在注重日常信息收集,登记与盘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那些中小旅社、宾馆、以及房屋出租户进行检查,让外来犯罪嫌疑人无处藏身。易发地段的社区民警要主动向辖区居民宣传街头诈骗犯罪的骗人伎俩,发动群众在不上当受骗的基础上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3.加强重点地区的公开巡逻和便衣摸排。对辖区内街头诈骗案件进行分析,找出重点发案地区。巡逻民警有针对性地加大巡逻盘查力度,提高重点路段,易发案区域的见警率,形成有效的震慑。必要时安排便衣警察在高发地段摸排,不断提高发现、控制和打击街头诈骗犯罪的能力,力求抓获现行,从而有效的打击街头诈骗犯罪。
4.加强宣传教育。一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宣传警示教育,通过真实案例对街面诈骗手法进行曝光,揭露街头诈骗手段伎俩,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辨别力度,防止上当受骗。二是专门宣传,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举行专门的防街头诈骗宣传活动,发放宣传画册,张贴宣传标语,提高群众防范意识的同时形成震慑打击街头诈骗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