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陇南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践行“三严三实”的六个着力点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5-12-21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践行“三严三实”的六个着力点
 
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政治部主任 吴巨培
 
践行“三严三实”,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具体要在六个方面下工夫。
 
认清身世之源
 
极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身居高位却心无敬畏、行无底线,风水论、命运论、金钱论让他们失了方向、乱了方寸、错了方位。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一个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是党组织关心培养的结果,是老百姓支持帮助的结果,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思考“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心怀感恩、饮水思源,始终对党有感恩之心、报效之志;要在党爱党、在党忠党,要永远把组织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视为神圣信念、心灵归宿;要严以用权、为民用权,始终对人民怀有公仆情结、服务情怀,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实现好人民的愿望、满足好人民的需要,切切实实肩负起人民的重托和期待。
 
看透身外之物
 
分析一些违法犯罪官员的忏悔录,当他们看到商人锦衣玉食时,就暗自艳羡;当他们看到别人“官运亨通”时,就盘算效仿,忏悔录的高频词语是“抵不住诱惑”。这些官员之所以走上腐败之路,很大原因就是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底线。正如古人所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此,广大党员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一定要能看淡名利之事、看透身外之物,始终坚持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要始终坚持严以修身,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划好“警戒线”,做到“慎初”,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健康情趣、保持高尚情操;念好“紧箍咒”,做到“慎独”,始终头有戒律、心有所畏、行有方寸;建好“防火墙”,做到“慎微”,始终慎独慎微、守身如玉,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管好身边之人
 
能否严以律己,不只涉及个人荣辱,更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对“身边之人”如果不管不问、听之任之,久而久之,领导干部也会受到影响蜕化变质。现实生活中,极少数领导干部未能管住自己,也未能管好自己“身边之人”,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生的悲惨结局。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公与私、国与家的关系,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自觉管好“身边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因此,对“身边之人”必须做到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要以德为先、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清正廉洁来影响“身边之人”;要端正家风、管好家人,严格要求身边的亲属、朋友、下属,绝不允许“身边之人”利用自己的影响谋取任何私利;要严肃纪律、严明公正,对违法乱纪的“身边之人”要一视同仁、严肃处理,让纪律、法律成为防止以权谋私的“紧箍咒”、秉公用权的“护身符”,始终做到不为亲情所累、不为人情所误、不为私情所惑。
 
练好身上之功
 
在我们队伍当中,还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理论素养不高、专业知识短缺、业务能力不强、领导能力欠缺等问题,甚至有的干部在学习上还存在自满情绪,学习故步自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凡此种种,皆不利于干部的成长、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社会矛盾多发,推进改革发展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风险、挑战层出不穷。要克服、战胜、驾驭它们,须有强烈的“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意识,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才干、增加智慧、科学决策:要主动学,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争分夺秒地加强学习,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深入学,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学习,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意愿,集思广益,实事求是,把握规律;要借鉴学,善于学习党的历史经验,善于借鉴他人成功做法,善于汲取别人失败教训,围绕解决突出矛盾、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工作水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
 
干好身份之事
 
极少数党员干部面对是非不表态、面对矛盾不敢上、面对风险不敢闯、面对歪风不敢斗,工作因循守旧、保守固化,不敢干事不想创新,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忘却了自身岗位应尽的职责。这些为官不为的行为损坏了党的形象、延误了地方发展、辜负了人民群众期望。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党性。干部干事,怎么干?要想干事,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信念,甩开膀子,昂首阔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科学发展;要敢干事,就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在复杂的矛盾问题面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要干实事,就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干事创业,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创造实绩,切实抓好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
 
达到身心之合
 
当前,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忠诚担当、勤勉工作、无私奉献,体现出非常好的品行修养和坚强的党性原则。但也要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物质诱惑席卷而来,多元思想相互激荡。极少数党员干部道德观念发生扭曲,台上道貌岸然、台下乌烟瘴气,戴着假面具,成为“双面人”。这些言行不一的“双面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工作打折扣,落实搞变通,轻则耽误工作,重则祸国殃民。要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要有诚心实意,人民群众才会真心满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因此,党员干部要把老实做人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真正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要始终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要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意识,对待自己的一举一动;要始终以“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敬畏意识,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才能真正履行好职责、担负起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