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凉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6-06-27
阅读次数:
崇信县城镇化进程中的治安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平凉市崇信县公安局 张等虎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随着近几年崇信县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人口流动速度不断加快,社会交互性日益增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型城镇化将对社会治安形势的走向产生最直接的深远影响,对于肩负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使命的公安机关而言,城镇化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更高、更严的使命期许和更多、更大的现实挑战。
平凉市崇信县下辖3镇2乡和2个工业园区,面积851平方公里,人口10.06万人,目前,锦屏镇城区棚户区改造、铜城工业园区及新窑新赤矿区建设已全面启动,形成了带动崇信经济发展的龙头。
一、崇信县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新变化、新问题
城镇化建设催使人财物大流动,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治安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接处警数量逐年攀升,治安防控工作面临新挑战。随着棚户区拆迁新建、城市建设发展,流动人口数量日趋增加,辖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治安管控的人员成分更加多样,管控对象数量数倍增长;大面积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投运、产业完善等,公安机关治安管控的内容、领域随之大幅增加。据统计,崇信县2013年接处警总量为1143起。2014、2015年、2016年的接处警数量分别为1822起、1831起、752起,接处警数量逐年上升趋势明显。
(二)治安、刑事发案逐步增多,打击整治工作面临新挑战。2013年全县立刑事案件221起,经济区发案98起;2014年全县立刑事案件192起,经济区发案78起,2015年全县立刑事案件228起,经济区发案108起;今年截止现在已立刑事案件118起,经济区发案48起,经济区案件高发态势明显增加。其中,盗窃、诈骗等侵财类案件高发。同时,骗取社保资金、集资诈骗、虚报注册资本、合同诈骗、串通投标、信用卡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增幅明显,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数也明显增加。
(三)利益诉求表现多样化,维护稳定工作面临新挑战。一是征地、拆迁领域矛盾突出。棚户区拆迁及工业园区建设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企业排污等引发的不安定因素日渐增多,自2010年铜城电厂新建以来,征地拆迁面积大幅度增加,引发的大小矛盾纠纷及涉稳苗头事件逐年增加;二是工程建设领域劳资纠纷多发。大批工程项目建设投产,因法律意识淡薄、监察执法力度不够、项目运转困难等,引发大量的劳资矛盾纠纷。为讨要工资或材料款、工程款,群众聚集上访、阻挡交通、围堵工地等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利益诉求表达方式不合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民落户为城镇居民,为追求征地补偿、企业改制、拆迁安置以及社会保障、就业等的利益,部分群众不会也不愿按法律政策办事,诉求表达方式粗暴简单。由于利益诉求涉及面广聚合快、转化升级快燃点低,稍微处置不当极易酿成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维稳及应急处置压力陡增。同时,随着铜城电厂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领导视察、等大型活动安保任务日趋繁重。
二、城镇化进程中做好公安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城镇化进程中,公安机关如何针对治安防控、打击整治、维护稳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切实增强和提升预防、打击、维稳工作能力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去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子、新方法。
(一)加强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一是统筹谋划,构建治安防控整体联动工作格局。公安机关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治安管控的重视与支持,把治安防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发展规划,注重长效投入,全面构建“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防控网络,牢牢把握社会治安工作的主动权。同时,要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内保条例”,积极推进平安机关、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创建活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等要切实加强治安保卫工作,自觉接受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努力构建“警方指导、社会参与”的治安防控工作格局;二是科学布局,整体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推进和完善覆盖新区及其城镇视频监控体系建设。科学合理整体布局,布建交治安卡口、天网监控、高空摄像头等技防设施,提升治安实时动态管控能力。督导辖区单位、社区、企业(项目)及人员密集场所的完成视频监控自建任务,加强整合管理,扩大政府、公安统建技防体系覆盖面。加强巡逻防控,认真分析研究入驻企业、项目工地、社区(学校)、农贸市场、车站等重点部位的警情特点,建立起点、线、面结合,无缝覆盖的全天候街面治安巡逻防控体系,组织民警及发动群防力量开展动态巡逻,做到重点部位有人守、重点线路有人巡、重点区域有人管。进一步明确公安、社区(村居)、司法等部门职责,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把辖区实有人口全部纳入管理范围,管好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的重点人群。对辖区流动人口,要加强其落脚点和活动场所特别是出租房屋、工地工棚等场所和部位的治安检查,提高信息采集登记率。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游戏厅、废旧收购、宾(旅)馆、网吧等行业场所实施透明化、信息化、制度化管理,压缩违法犯罪空间和时间。加强枪支、民爆、化危等危险品的安全监管,加大日常检查、培训、审批、监督力度,确保不流失、不炸响;三是抓住重点,进一步优化防控模式。积极推进社区警务,认真履行社区警务走访服务群众、开展法律宣传、掌握社情民情等十项主责,确保基层基础和治安防范有人做且成效好。扎实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以社区民警为骨干,以辖区群防群治队伍为依托,密织社区(村居)、单位、校园、企业(项目)防控网。依托辖区派出所、基层治保组织全面收集掌握各类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加强分析、研判,充分发挥信息在侦、防、控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打击的精确度、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加强部门警种联动,公安机关内部,各单位、各警种要破除闭关自守、各自为战的观念,加强横向联系,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掌握新的治安形势、规律特点、发展动向和趋势,适时调整防控措施,及时预警应对,形成全局“一盘棋”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格局,从而推进防控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特别是治安、刑侦、派出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能“只防不打或只打不防”导致“打防脱节”,要重视部门间、警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善于在工作中发现治安防范的漏洞,根据自身在社会治安防控中的职责任务做到打防同步,共同抓好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二)加强严打整治工作力度,坚决打击违法犯罪。在城镇化进程中,公安机关要从维护治安安定、服务辖区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打击违法犯罪的迫切性、必要性,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打击整治,以打促稳。一是重点打击社会普遍关注、社会影响广泛的暴力犯罪及其它严重刑事犯罪。要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把杀人、放火、强奸、故意伤害、绑架等严重暴力案件及严重刑事犯罪置于打击工作的重点,始终保持严打凌厉攻势,对于滋扰新区治安、破坏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法侵害群众合法权权益的暴力犯罪及其它严重刑事犯罪案件,要及时立案侦查,用足用好法律武器严厉打击;二是重点打击社会危害性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犯罪。城镇化必然伴随着大拆大建,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也为行业霸头、黑恶势力滋生提供了土壤。为此,公安机关务必牢固树立“有黑必打”的理念,对新区建设过程中易滋生的干扰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建筑施工中强买强卖、强行运输、垄断原材料市场供应以及收取保护费、专门受雇他人解决纠纷、暴力讨债等新型黑恶犯罪团伙予以重点打击,以超常规的工作举措强势推进打黑除恶斗争,确保新区建设发展的有序推进;三是重点打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系列性、多发性侵财案件。在新区建设及城镇化进程中,在建企业工地、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相对来说投入少、风险小、技术低的工地盗窃(盗窃工程机械、柴油)、摩托车盗窃、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成为了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突出因素。为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公安机关要树牢“既要快破大案、又要多破小案”的工作理念,以打击团伙性、系列性、流窜性侵财犯罪为重点,不断创新、优化“破小案”工作机制,力争更多地破“小案”,更多地为群众挽回损失,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营造平安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四是重点预防打击破坏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随着新区建设及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经济案件发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类经济犯罪活动面临更加严峻和复杂局面。特别是在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等领域,非法占地、假冒伪劣、商业贿赂、集资诈骗、合同诈骗、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经济犯罪突出。为此,公安机关要围绕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服务发展大局找准公安经侦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既注重严打、严防经济犯罪,更要忠实履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发展的职责。同时,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主动进攻、强拳出击,整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经济秩序稳定,通过预防、打击来最大限度减少经济犯罪案件发生、减轻经济犯罪危害。另外,要全力保障民生民利,切实强化公安经侦工作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宗旨观念,既集中力量攻克危害严重、涉及面广的大案要案,又高度重视查办群众举报、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小案小事,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三)建立动态维稳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维稳处突能力。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利益结构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随之不断聚集显现,成为了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肩负维稳主责的公安机关责任重大。要抓牢信息的预警预判。矛盾纠纷、涉稳苗头的及早预警预判是维稳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公安机关要深入到辖区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全面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实时动态性信息网络,不断拓宽信息搜集的广度和深度,努力获取预警性、深层次的信息,着力强化对各种信息的排查甄别和分析预判工作。依托“警综平台”做好被征地拆迁人员、企业、工程项目信息的采集,对“钉子户”涉及拖欠工人工资等涉稳问题的企业项目要严格纳入公安机关的管理视线。要构建联动高效的处置合力。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但单靠公安机关“大包大揽、单打独斗”化解处置社会矛盾不仅力量薄弱且效果难以保证,困此,坚决不能搞维稳工作由公安机关“一包到底”。要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大与城建、安监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起由党委政府牵头、部门(单位)协同配合的联处工作机制,明确决策、指挥和参与、执行的职责和分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最大限度防止矛盾升级事态扩大。要健全应急处突运行机制。建立各种应急处突预案,针对可能出现公共应急事件分门别类建立处置预案,加强应急处突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确保突发公共事件情况下处置工作有章可循、有人可用。同时,要不断提高处突应变能力,强化培训演练,分类实施应急处置实战训练,定期开展多警种多部门的合成演练,提高现场维稳和善后工作能力,着力提升在应对暴力恐怖袭击和群体性事件等维稳处置工作中的应对力、控制力和抗风险的能力,确保矛盾一旦升级,能够及时遏制事态发展,迅速化解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