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陇南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广汉法院:在“互联网+”潮流中纵目广听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6-02-03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蜚声海内外的三星堆古遗址发掘地——四川省广汉市以孕育了5000年前的瑰丽古蜀文明而卓立于世。如今,建院63周年的广汉市人民法院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立足群众司法需求,在信息化建设服务群众上卓有成效,先后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全国优秀法院”等荣誉。
 
线上线下
 
庭审公开全面覆盖
 
2015年9月23日上午9时,广汉法院第五审判庭座无虚席,40多名群众参与旁听一起盗窃案的公开审理。
 
网络技术员小袁在网络办公室认真地盯着显示屏,调控各种设备。他告诉记者:“除了科技法庭设备之外,我们还加装了高清摄像及音频采集系统,保证以高品质画面直播。”
 
记者了解到,此次庭审同时在3个社区、乡村的巡回审判点全程直播,400余名群众和基层干部观看了审理过程,并同现场讲解的社区法官展开了交流互动。
 
“社区每次开庭我都参加。”楠林村70多岁的吴老先生是直播活动的忠实“粉丝”。“每次都能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家里的年轻人没时间到现场看,我就把案件材料拿回家让他们多学点法律。”习惯了与法官直接交流的吴老先生总是会针对案件提出心中的疑问:“既然被告人对于包里是否是毒品都不清楚,这样定罪会不会太重了,可不可以从轻处理?”
 
与此同时,8公里之外的金华社区直播厅座无虚席,社区居民陈理慧拎着菜站在门口一直没有找到空位,遗憾地告诉记者:“买了菜还没来得及放回家,过来就没有座位了。”
 
自2014年8月开展庭审直播进社区以来,广汉法院已对70多起案件庭审进行了直播,直接观看人数近万人。
 
庭审直播的全面推行,对广汉法院的法官们来说,是一场全新的“考试”。
 
“刚开始时,我们都怕排到自己的庭进行直播,就像要上考场一样。因为要考虑到社区、乡村群众的观看需要,每一个细节都要充分考虑,庭前准备工作明显加重了。”刑庭法官张晶说起当初的紧张仍然记忆犹新,“现在直播次数多了,我也享受到明星一样的待遇,好多次走在街上都被群众认出来,说‘法官您好’,这种成就感让我觉得辛苦一点都是值得的。”
 
在审判管理办公室,记者看了庭审直播表,法院在2015年年初就以庭室为单位制订了直播排期,做到了审判员心中有数,各直播点也一目了然。院长、副院长和审委会委员以身作则,带头以直播庭审展示法官风采。
 
“这个工作经历了从抵触到理解、配合、主动的过程。庭审中,法官、书记员、法警的一言一行都展示在群众面前,语言表达要清楚,法律解释要透彻,还要将案件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掘,发挥出直播工作的价值,并接受群众评议,这种压力对审判人员可想而知。”广汉法院副院长张战涛介绍说:“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司法礼仪、庭审表达和普通话培训,目前庭审现场评议优秀率同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
 
对当地群众来说,庭审直播是更为生动的法制宣传。新丰镇党委书记黄和川说:“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旁听庭审,有了纠纷就直接请教法官,这一年来几个小区的治安更好了,邻里间的矛盾纠纷也少了。”
 
据了解,广汉法院目前完成了8个社区、乡村、学校巡回审判点的数字化改造,庭审直播直接覆盖群众3万余人。
 
院内院外
 
审判信息多途径公开
 
2014年6月9日,广汉法院的官方微博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当天,“法官都去哪儿了”的微博直播活动点击量达到19万。
 
该微博话题从8时30分升国旗仪式开始,一直到19时50分一名法官加班回家为止,共56张配图,直播干警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涉及开庭、执行、调解、接访等内容。由于图片内容丰富、更新快,网友大呼过瘾。
 
“gabriel_c”评价说:“这种做法能了解法官们的真实生活,巴适!”“吉喆睿翼1985”留言:“张法官!2013年我起诉的劳动报酬案调解法官!赞一下!”
 
在微博中,广汉法院还通过“晒机关”活动,将审判大楼设置、院长办公室、法治文化长廊、安检程序与目的等内容予以发布。网友“台阶LT”称赞道:“看得通透,办事明白。”
 
广汉市委书记毛君甫对这种公开方式表示了肯定:“这是运用新媒体,使群众了解法院工作、让法院接收社会监督的新方式。”
 
除了对微博这类新媒体的运用,在广汉法院,“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司法公开平台,让群众深刻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法院司法服务更加高效、透明。
 
“我收到了执行陈法官的电话通知,说找到了对方公司藏匿的财产,所以一大早我就过来查询进展情况。瞧,案件执行情况已更新,我真的放心了。”正在诉讼服务大厅自助查询系统前查到最新进展的杨先生说。
 
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法院执行案件猛增,去年广汉法院执行案件受案数同比增长了17.3%。
 
“依靠传统方式去发现财产线索、完成查封冻结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办案需要,想看得远、查得准、反应快,依靠新技术手段是关键。我们重点完善了执行点对点查询、失信黑名单、执行自助查询等系统建设,去年共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2300余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4人,促使40多名被执行人主动要求履行给付义务。”提到执行数字化发展成效,广汉法院执行局局长唐辉非常自豪。
 
打开法院网站,一个新颖之处是,“裁判文书”版块不再仅仅是判决文书和理论分析,还有一排排整齐的二维码,每一个二维码均代表一个生效判决和相关文书。
 
审管办主任袁萍向记者介绍说:“为了丰富裁判文书公开途径、方便当事人查阅,除了在裁判文书网公开生效文书之外,2014年6月,我们开始试点在门户网站通过二维码的方式发布刑事判决书,加上诉讼服务中心的诉讼指南、服务引导,手机扫一扫就能获取审判信息。”此举一经推出,便获得了群众的肯定与称赞,网友“围城0119”留言说:“我的手机能在法院大显身手,出乎意料!”
 
法律人文
 
传播司法关怀
 
在广汉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群众可以在诉讼自助查询触摸屏上点击查阅诉讼程序、审判人员、案件流程等审判信息。在立案中,干警对诉讼程序、所需材料、手续一次性告知,为群众提供材料审查、缴纳诉讼费、办理缓减免手续、受理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因其设置科学、使用便利被当地群众称赞为“很接地气”。
 
近年来,广汉法院又通过远程视频接访、庭审质证工作,免去了部分当事人来回奔波之苦。
 
新丰法庭法官林江向记者讲述了前段时间的一件事。一天,他正在接待室视频接访一位代理律师,恰好另一起案件的原告朱先生焦急地找他反映情况,便暂停了视频接访。
 
朱先生因被人打伤,短期内无法务工。交谈中,林江得知,朱先生的长子患有一种罕见疾病,全国仅发现4例,为了筹措医疗费用一家人已经欠债60余万元,处境极其艰难。在场的几位干警听后都深表同情,自发为朱先生儿子捐了款。
 
随后,林江向还在等待视频接访的律师解释了暂停的原因。没想到,第二天上午这位律师来到了法庭,并带来3000元捐助款。原来所里其他律师听说了这个情况,也要为朱先生捐款。
 
公开不应当是单向、单方面的,如何引导民众使用海量信息,塑造社会司法理性,是广汉法院党组思考的新问题。
 
“谢谢林法官,如果没有您的指导,案子不会如此顺利,诉讼费也会高出不少。”刚刚拿到交通损害赔偿款的曾大姐向立案庭法官林全英表示着感谢。
 
5个月前,曾大姐晚班后骑电瓶车回家,行至市郊一个十字路口时眼看绿灯要变黄灯便停住了车,哪知后面一辆出租车为抢黄灯刹车不及,撞倒了电瓶车,造成曾大姐右肘部骨折,住院治疗20多天。由于双方对误工费、后续治疗费争议较大,曾大姐便起诉到法院要求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予以赔偿。
 
林全英讲起这件案子当时的情形:“立案时,我觉得曾大姐的诉讼请求标的额过大,诉讼费较高,我就检索了两份生效判决书,并详细解释了法律规定和审理程序,曾大姐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更改了其诉讼要求。当事人比较关心类似案件,通常先前裁判结果会影响其预期诉求与心态,所以案件审理前的释法工作很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公开与引导当中,一方面,法院的裁判接受着社会各界检验与考核,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体会着法治精神与法律评判,进而对自己的行为自行予以约束。
 
广汉市委副书记、市长苏刚告诉记者:“司法公开能够从群众最关心、最实用的需求入手,及时有效化解矛盾,非常具有成效。”(聂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