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6-03-10
阅读次数:
近年来,湖北法院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保障经济发展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努力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纷纷为湖北法院的工作点赞。
肩负重任 审理大要案历年最多
2015年,湖北法院审理重大职务犯罪、大要案数量为历年最多,成为全国办案样板。
襄阳、宜昌、咸宁、汉江中院圆满完成蒋洁敏、李春城、王永春、郭永祥等重大职务犯罪及50多起指定刑事大要案的审判工作,充分彰显中央从严治党、依法反腐的坚定决心。
作为中央确定的第一批7个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湖北法院抓住机遇,攻坚克难,推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创新、推动信息化服务审判的手段创新,认真履行职责,彰显司法担当。
去年,湖北全省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25383件,审、执结433907件。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5766件,判处罪犯43918人;审结各类商事案件98293件,标的额1057.91亿元;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004件,建立知识产权审判专家咨询库;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73330件,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为47.96%;为5020起案件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2574.51万元,为特困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款4438.2万元,行政案件协调撤诉率为26.36%。
科技支撑 步入智慧法院时代
“你们推出的QQ网上办案真是太方便了!虽然没能亲自到法院参加诉讼,却通过QQ参与了整个庭审过程,刚才的调解内容我没有意见。”这是发生在去年8月孝昌县人民法院王店人民法庭“QQ网上”开庭的一幕。
不仅在孝昌,“互联网+”思维引领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全省法院全面开展。例如,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推出武汉法院APP软件,市民通过智能手机就能随时享受案件查询、文书查阅、诉讼引导等服务,还可以在手机上观看庭审直播。网络庭审直播在武汉法院一年有近1700场。
湖北法院诉讼服务网,是全省法院对外公开的权威窗口。该平台覆盖全省128家法院,集中公开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三大方面信息,供社会公众随时查阅,提供立体化、一站式、全方位的网上诉讼服务。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光国连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全省法院全面深化改革力度如此之大;没想到信息化建设进展如此之快;没想到队伍建设成绩如此之好。”
先行先试 司改驶入“快车道”
湖北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首批试点省份之一。2014年3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启动司法体制改革,对法官员额制、法官职业保障、司法责任制和省以下人财物统管等方面进行改革,并首先在武汉等4个市州的12个法院开展试点。
去年8月13日,湖北省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法院首次计入员额的670名法官身着法袍,面向国旗作出庄严承诺。
在试点的基础上,司法改革在湖北省全面推开。去年11月1日,来自全省三级法院的5087名现任法官进行了入额考试。今年1月14日,省高院对通过资格审查的4996名法官进行公示,全省首次拟计入员额的法官遴选工作告一段落,司改工作开始向纵深推进。
过去,基层法院的保障水平依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由于用的是“地方粮票”,办人情案、关系案的现象难以杜绝。根据中央司改精神,从今年1月起,湖北省开始试点推行省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说:“湖北法院以法官职业的员额制和完善权力运行的司法责任制,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红利。”
严抓真改 打造高素质法官队伍
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事关人民法院事业兴衰。
去年,省高院制定完善了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规章制度,集中组织整治“六难三案”,制定法院工作人员“十条禁令”,严格规范法官的业内外活动。去年共派出6个督导组,对43个中、基层法院和30个人民法庭的工作纪律、廉政纪律和司法作风情况开展了明察暗访。
湖北全省法院坚持用正面典型的人格力量、先进事迹感召和激励引领队伍,如举办“全省法院英模事迹报告会”,开展“全省最美基层法官”评选活动,组织学习“忠诚法官”王鲁海先进事迹等。继李要兵、李冲、陈升霄等模范人物之后,全省法院新涌现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模范法官。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信义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东林,对湖北三级法院的阳光司法、便民司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表示法院在审执工作公开透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树立了法院良好形象。同时,狠抓队伍建设,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努力维护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程勇 蔡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