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6-08-09
阅读次数:
桩桩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海口美兰区整合资源创新推行“三心合一”信访受理模式
美兰区是海南省海口市中心城区,省委、省政府所在地。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和“首善之城”建设加速度,重点项目不断增多,各种矛盾交织出现,信访维稳一度面临“孤军奋战”局面,各类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久拖不决。
“海口稳则全省稳,美兰稳则海口稳。”近日,美兰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裴克波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美兰区利用在全市率先落成的信访大厅平台,整合信访工作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资源,创新推行“三心合一”模式,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联动式网络、规范化机制,得到了中央信访督导组和省市综治委的肯定。
“五个当场”受理“一站式”
今年年初,因宅基地纠纷,美兰区演丰镇博度村村民黄大爷和邻居闹得不可开交,两家人彼此视为仇人。在村委会建议下,黄大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美兰区信访大厅反映问题。在各部门工作人员联合调处下,他和邻居各自让步,两家握手言和,一起持续半年的土地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2012年6月,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开创社会治理新路子,整合信访服务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裴克波表示,每次群众来访,都要做到当场有人接待登记、当场录入信息、当场安排当班领导接访、当场答复群众、当场落实领导包案“五个当场”,实现接访、登记、分流、包案“一站式”便捷受理模式,减少群众上访成本。
近日,记者在该信访大厅看到,这里群众来访候访室、联合接访室、洽谈室,来访登记处、接访处、区领导接访处、矛盾调解处和法律咨询处等职能处室一应俱全。同时,在大厅和各职能处室还配置了工作电脑、监控设施,公开了信访维稳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受理范围、来访须知及区三套班子领导成员接访日程安排表。
据统计,自实施“三心合一”模式以来,美兰区共接待受理群众来信638件次,群众来访233宗1687人次,97%的来信和98%的来访没有越级上访。
“归口管理”服务“一条龙”
美兰区一家公司部分职工多次到省市越级上访,要求处理该公司财务问题。“区包案领导和处置工作小组多次接访群众,并帮助解决审计费用,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美兰区委政法委副书书、综治办主任张振儒说,群众当场答应配合工作组调查,推进矛盾纠纷的处置化解。
张振儒称,为加快各类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化解,美兰区专门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中心领导小组,下设土地纠纷、企业改制、民间纠纷等10个处置工作组,对排查的各类矛盾纠纷和受理的案件,按照“归口管理”原则,第一时间分流到10个处置工作组,明确责任和时限,限期反馈。
各处置小组做好与信访维稳的对接,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工作组、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办理信访维稳工作的责任领导与信访人见面、信访事项的处理结果与信访人见面、处理结果与落实措施与疏导解释工作和信访人见面”的“三见面”制度,做到桩桩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同时,还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援助作用。对来访人员,当班律师主动做好法律宣传和法律宣讲工作,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场提供法律援助的“一条龙”服务。
美兰区大致坡歌颂坡村因土地租赁纠纷问题多次上访,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对此,由区维稳办牵头,美兰区成立了由农业、司法、国土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对该问题进行了多次协调,并提供了法律援助。经多方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
据介绍,美兰区今年共受理法律咨询253宗,为多名上访人员提供了法律援助。
“建章立制”机制“规范化”
近年来,美兰区坚实信访维稳“一把手”工程,出台和实施《美兰区维稳工作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关于建立健全新常态维稳工作机制的意见》,制定了《美兰区处置非正常上访实施意见》等,进一步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等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维稳风险评估机制。
裴克波说,该区还研究制定了《美兰区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维稳风险评估实施意见》,在新上马项目和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之前,实施维稳风险评估,对潜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研判,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处置措施,提高防范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美兰区还建立健全了“大接访”长效机制,挂牌成立了区“人民信访接待室”,把区委政法委、维稳办、区纪委信访室、区人大信访室、区政府信访局等资源整合配置,归口到“人民信访接待室”;同时,把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延伸到分管领导和镇(街)书记接访,实施区三套班子和政法机关领导轮流接访。
“四年来,通过推行‘三心合一’维稳工作新模式,全区各级领导维护社会稳定政治责任感进一步增强,组织体系和机制保障进一步完善,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
裴克波说,下一步,美兰区将继续探索构建多渠道、多方式、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模式,使矛盾纠纷诉求便捷高效处置化解在基层,助力全市“双创”工作顺利开展。(邢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