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陇南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滨州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连续五年跃升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8-01-12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建设
 
滨州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连续五年跃升 
 
不久前,山东省滨州市市民赵晓宁高兴地领到了“京博·儒苑上邦”小区的新房钥匙。赵晓宁和小区的新居民们并不知晓,这个位于滨州市中心区、总占地800多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曾在两年前审批时,“稳评”共查出14个风险大项、包含49个风险点,投资方根据调查结果,逐一化解风险,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稳评”的全称是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滨州市围绕防控风险而建立和实施的这一机制,为滨州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事实上,“稳评”只是滨州市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政法综治工作的举措之一。
 
“滨州市政法综治工作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法治为引领,建制度、打基础、抓统筹、促协调,各项工作呈现出争一流、上水平的良好局面,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连续5年大幅提升。”2017年12月16日,滨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孟晓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涉法涉诉信访步入法治化轨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滨州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法治滨州建设领导小组,紧抓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了市委市政府领导、政法委员会委员、政法委机关干部带头学法工作机制。去年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将法治建设工作等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立项督查事项,每季度进行督查考核、打分排序和通报。同时,增加了法治建设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的权重。
 
围绕“防控风险”,滨州市建立起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为预测和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发挥良好作用。
 
作为山东省涉法涉诉信访改革6个试点市之一,滨州市委将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扎实推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创新提出把好“入口、消化、出口”三道关口,落实“诉访分离、纠错、终结”三项机制,依法依规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涉法涉诉信访改革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构建立体化社会化防控体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滨州市紧紧围绕“打基础强基层”,创新落实“枫桥经验”,注重发挥群众创安力量,建设了“四型五网六队”的群防群治品牌,夯实筑牢了社会稳定的基石。
 
目前,全市已建设平安型、服务型、现代型、共建型“四型”社区347个,以实用为标准,用实效为检验,全面部署实施“天网”“地网”“人网”“法网”“数网””“五网”联动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安装探头15万余个,综治维稳便民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全市推动构建起“衔接顺畅、多元化解、运行规范、公正高效”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滨州市探索建立的物业、保安、环卫工人、公交出租司机、社区治安、志愿者群防群治6支队伍总人数近11万人,在社会治安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决基层基础的问题,关键在创新。
 
滨州市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农村社会治安新机制,实施“一村(网格)一警”社区警务,有效解决了警力不足、基层信息不畅的难题。
 
创新社会治理打造预防系统
 
深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综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滨州市委、市政府以“三化”建设为基础,以“两无”即无命案乡镇(街道)、无刑事案件村居(社区)创建为目标,着力打造平安滨州升级版。
 
以社区化构筑“两无”创建平台,以网格化延伸“两无”创建触角,以信息化提升“两无”创建水平,目前,全市城乡社区全部实现了四级网格服务体系,共配备16975名网格员,负责社会治安、法制宣传、矛盾化解、特殊人群帮教等工作。
 
近年来,滨州市分级、分类、分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实现了“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组织”预期目标,切实解决了“谁来调、怎么解”问题,构建起了“党政主导、社会参与、三调对接、多调联动”大调解格局。
 
大数据云计算助力平安建设
 
信息化是做好新时代政法综治工作的支撑。滨州市围绕实现政法综治工作的“现代化”,不断加强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统筹协调,努力以信息化推动政法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转变。
 
以工作需求为向导,建立大网络、大信息、大服务新格局;以“三网”统筹建设为重点,加强政法网、综治网、长安网“三网”间数据交换利用,形成同用同管新局面;以工作能力提升为目的,积极推动办公模式变革。
 
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手段,助力平安滨州建设。滨州市中级法院在“审判云平台”建设中,发挥“数据全”“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的地域优势,主动承担山东省法院“审判云平台”试点工作,滨州全市两级法院于2015年10月全部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成为全省第一个两级法院全部入驻平台的地区法院。按照“三圈六网六队”总体布局,全市公安系统构建起无缝隙、全覆盖、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近3年来,共整合全市数据60余亿条,引进社会数据4.6亿条,标注视频监控2.6万个,公安检查站42个,核实标准地址信息130余万条,采集“三实”管理信息750余万条,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党建引领建设一流政法队伍
 
滨州市委政法委机关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创建标准化党支部为抓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市政法系统突出政治建警,组织政法干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对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先后举办政法综治干部千人大培训、政法干警骨干培训班、五种能力培训班、五个过硬培训班,确保业务过硬。
 
积极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发挥导向引领作用。连续多年开展了“十佳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十佳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评选活动和最美检察官、最美基层法官、法治人物评选活动,通过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骨干作用突出的优秀人才进行表彰,进一步增强政法干警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激发了干警干事创业的热情。(姜东良 曹天健 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