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陇南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泉州德化法院特色工作模式破解送达难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8-05-18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网格化+信息化”有效突破“查房找人”送达瓶颈
 
泉州德化法院特色工作模式破解送达难
 
“有了二维码,当事人住址信息就能一扫而出,还能一键导航到其家里,真的是个‘送达神器’。”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人民法院龙浔法庭送达员曾宪群,顺利完成一起案件送达工作。而被他称为“送达神器”的,就是德化县新近换发的标准地址二维码。
 
《法制日报》记者5月16日从德化县法院了解到,2017年以来,德化县法院把网格化治理和信息化协助的理念融入送达工作中,形成独具德化特色的“网格化+信息化+司法送达”工作模式,实现许多富有成效的“智慧送达”微创新,有效突破了“查房找人”的送达瓶颈,直接送达率、首次送达成功率、送达信息利用率同比分别上升37.6%、39.2%、43.3%,有效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情况。
 
微信“扫一扫”文书“码”上到
 
据曾宪群介绍,他所送达案件的被告郑某仅有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记录在案,并无其他联系方式。5月4日上午,曾宪群手持法院介绍信来到当地公安机关,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系统查询到郑某的标准地址二维码。
 
曾宪群登录手机微信,对准二维码“扫一扫”,郑某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手机号码等信息便立刻跳出。在二维码导航指引和当地网格员的协助下,曾宪群很快就到达郑某位于三班镇的家中。心存规避送达侥幸心理的郑某没想到,法院送达人员来得这么快,不得不签收了诉讼文书。
 
2017年年底,德化县完成标准地址二维码专项工作地址清理率、房屋(人员)登记率、二维码门牌覆盖率、地址标注率“5个100%”任务。德化法院充分利用标准地址二维码信息齐全、准确的优势,已经完成送达40余件,送达成功率高达91.5%,效果显著。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德化法院院长苏益铮说,该院正在大力推进以微信小程序为平台的“微法院”建设,而利用微信开展送达工作正是其中一项大胆的尝试。
 
除了利用微信扫描标准地址二维码,德化法院送达人员还充分发挥微信的其他功能,如在当事人同意下,利用微信文件传输功能在线送达文书材料并拍照存卷备查;加入网格员微信群,在线咨询网格员受送达人的身份住所等信息;在网格员帮助下获取当事人住所的准确电表、水表号码,随后在微信“生活缴费”功能中的水费、电费栏目中输入相应号码,查找相关当事人联系方式。此外,根据当事人需求,送达人员有时也会以QQ、MSN等即时聊天软件进行送达。
 
平台“查一查”数据“准”出现
 
“您好,我是法院送达员,请帮忙查询郑某的实际住址,谢谢!”近日,德化法院网格化送达工作室负责人黄文献手持法院介绍信和委托函,来到德化县网格服务中心,在网格员的帮忙下,登录该县城乡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平台,输入郑某名字和身份证号码,不到5秒钟,系统就查询到其住址。
 
“网格平台拥有辖区居民的海量数据,并且新鲜度比较高,在这里查询到的信息往往真实、准确,对送达帮助很大。”黄文献说,仅今年来,他就利用该平台查询了137名当事人信息,其中有效信息128条。
 
据了解,目前,德化县城乡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已经录入当地楼栋数据8026幢,房屋信息66105套,家庭户信息66506户,网格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协助法院以数据找房、以房子找人。
 
除了网格平台,德化法院充分发挥司法信息管理平台的关联案件查询功能,通过当事人在其他案件中的记录寻找其联系地址及方式;针对德化流动人口较多的实际情况,送达人员还会在网格员协助下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查询部分受送达人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黄文献告诉记者:“城乡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平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司法信息管理平台,是我们开展送达工作的三个重要平台,只要在上面查一查,很多信息就会准确出现。”
 
电话“打一打”送达“线”上成
 
近日,德化法院书记员徐凝蕾来到当地移动通信公司,请求查询被告陈某在移动公司实名登记的手机卡号码。
 
“原告向我们提供了被告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但其提供的手机号码却一直联系不上,我们便考虑利用手机卡实名制的办法,到当地通讯公司查找被告准确的联系方式和住址。”徐凝蕾介绍说,鉴于本案是简易案件,找到陈某的准确手机号码后,他便用具有录音功能的办公电话与其取得了联系,采用录音电话进行送达。
 
针对录音电话送达方式,德化法院分别设计了针对原、被告的送达模板,如对原告开庭传票的送达,通过录音电话主要告知其开庭时间、地点和逾期未到庭的法律后果;对被告诉讼副本等材料的送达,除告知其开庭时间、地点外,还须告知其起诉状副本主要内容、相关权利义务、逾期未到庭的法律后果等。
 
徐凝蕾说:“有时候,如果当事人拒不配合送达,我们也会请求熟悉社情民意和乡土人情的当地网格员指引我们到其家中,协助我们共同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除了录音电话,法院送达人员还会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其他即时收悉系统作为送达媒介,由网格员以电话或短信形式及时提醒当事人接收材料。据统计,2017年以来,德化法院利用各类即时收悉系统完成送达375件,有效地提高了办案速度。(王莹 陈公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