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甘肃省陇南市公安局以“对标一流、守正创新”为理念,“静水深流、行稳致远”为目标,“大抓两基、智慧赋能”为重点,持续构建陇南公安新格局,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局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荣获“平安甘肃建设先进集体”、甘肃省“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平安是最大的民生。甘肃省陇南市公安局始终聚焦平安稳定、聚力基层基础、突出共建共治,坚持“预警预防主动、打击整治高效、服务群众到位”,以“警格+网格”双格深度融合模式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派出所落地生根,着力将“警格+网格”建成感知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守护安全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以网格的“小细胞”撬动基层“大治理”,用网格的“小平安”构建起社会的“大平安”。
注重顶层“大规划”
搭建基层治理新架构
“政法委、综治、司法、西和县主要职能部门派员入驻由政法委牵头设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对非110警情分类派单,按业务范畴,联动各自基层力量针对性治理,将工作成效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理体系。这不仅摆脱了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也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效率。”西和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安文莉说。
陇南市公安机关紧盯全市社会治理实际,突出顶层设计,高位推进“警格+网格”融合治理,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公安、综治部门双向考评机制,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良性治理局面,由“五指分散”的各司其职向“凝指成拳”的多方力量综合治理模式转变。全市200余个中心网格、3000余个村社网格、万余个小区网格和网格员,由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驻村辅警、“双协员”和义警分别担任一至四级警格员,实施“划片包干”,实现社会治理“1+1>2”的效果。同时,以“综治警务网格联动工作站”为依托,形成社会治理成员部门、警格员、网格员“日碰头、周联动、月会商、季评比、年考核”“五个一”工作制度;探索建立四级网格员、四级警格长与平安志愿者“4+4+N”工作机制,推行网格长、警格长“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报到承接”,有效应对处置社会治理矛盾风险。截至目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起,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7%。
注重智治“大应用”
打造基层治理新引擎
“这是我们派出所的‘千里眼’,它实现了社会街路面全覆盖,辖区内的机关单位、大型商场、居民小区等动态情况尽收眼底。”文县公安局范坝派出所民警何长飞说。近年来,陇南公安坚持科技兴警,聚焦实战应用,全面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以市、县、派出所、村社四级贯通的“情指行”一体化平台为依托,不断拓宽子平台构架,创新警务运行模式,极大提升了警务运行效能和核心战斗力。
陇南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工作理念,精心搭建综治网格化平台与“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互联互通平台,强力推进市、县、派出所、村社四级“情指行”贯通行动,搭建网格长、警格长扁平化、可视化、智能化指挥调度体系,有效整合各类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实现了“一盘棋”统筹、“一张图”推进、“一体化”考核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他们以陇南“e警务”小程序为依托,激活“神经末梢”,有效利用社区民警、警务工作站、辅警、警务助理、“双协”管理员、义警身处基层治理一线、群众接触面广、收集线索多的特点,及时收集隐患信息和矛盾纠纷线索,延伸基层社会治理触角,激活了社会治安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活力。他们畅通“毛细血管”,以“民事直说”等平台为载体,对网格内“人、房、地、事、物、组织”全要素摸排掌握,采集维护基础数据90万余条,接入社会面视频监控资源万余路,在解放警力、节约资源的同时,确保了基础信息数据更全面、更准确、更鲜活。
注重警民“大联动”
锻造基层治理新利刃
“我们在基层派出所探索建设多元联调室,统筹发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顾问、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实现矛盾纠纷一体受理、一体调处。”礼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刘学说。
今年以来,陇南市公安局聚焦平安陇南建设,融合推动联治、联巡、联调“三联”工作落地见效,持续发挥“网格”收集社情民意、处置矛盾纠纷前哨岗作用和“警格”洞察矛盾隐患、沟通处置问题服务岗的作用。他们大力推进矛盾纠纷联调,建立民警治安调解、司法专业调解、群众辅助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成立多元化村级矛盾纠纷调解队伍180支。一般性矛盾纠纷,由社区网格长主动介入、调处化解;情况相对复杂的,由责任区警格长、社区网格长联动化解处置。
截至目前,全市开展治安防范联巡,依托警务室、街面警务站,建立全天候、高频率、全覆盖的“大巡防”工作模式,累计出动巡防力量12300余人次,服务救助群众1200余人次,现场调解纠纷43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