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责任编辑:马静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次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4日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促进国内外市场畅通经济循环,深挖需求潜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方面提出16项工作举措。
其中,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方面,《方案》提到,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面向行业应用和消费场景,统筹专项资源,持续强化电子产品供给水平。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
《方案》要求,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深入落实相关文件,强化与投资、金融、安全等政策联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在促进国内外市场畅通经济循环,深挖需求潜力方面,《方案》提出,围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推动内需消费提质扩容。深入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电子信息产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强化技术和产品形态创新,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产品消费等。
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方案》提出,深入落实《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加快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转、快转、好转,强化电子信息服务化水平,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构组织运营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