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陇南的商圈霓虹闪烁、夜市烟火升腾,车站广场灯火通明 —— 初秋的夜晚,城市“夜经济”活力尽显。
9月3日晚,陇南全市公安机关同步启动“五进五查”专项行动,3000余名民辅警奔赴一线,以严打严防严宣的实际行动,为城市夜晚筑牢安全屏障,守护群众“烟火气”里的安宁。
精准施策强统筹 机制牵引筑根基 行动指令下达后,陇南市局党委第一时间构建“党委统筹、警种协同、市县联动”工作体系,按照《“五进五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进重点行业场所查违法犯罪、进人员密集场所查治安乱象、进重点单位企业查安全漏洞、进涉险公共区域查风险隐患、进背街里巷区域查死角盲区”的具体标准与流程。
“警力跟着警情走,防控围着风险转!”行动前,陇南公安紧扣初秋夜晚社会治安规律特点,以“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为核心,将“三清三统一”(清隐患、清死角、清乱象,统一部署、统一调度、统一标准)作为行动抓手。通过梳理前期警情多发区域,精准划定商圈、夜市、车站等重点防控点位,科学调配特巡警、交警、派出所警力,构建“全域覆盖、重点聚焦、快速响应”的防控体系,确保“警察常在、警灯常亮”,全面提升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管事率与见警率,全力压降各类案件发案率。
显性用警亮锋芒 巡防护航夜经济 “您好,请注意保管随身物品!”在武都区蓝天广场、古今里等人员密集区域,陇南市公安局和武都分局特巡警与派出所民警组成的巡逻队采取“定点守护+流动巡逻”模式,穿梭在人群中。他们一边维护现场秩序、疏导过往车流,一边主动提醒群众安全防范,及时处置口角纠纷、物品遗失等突发情况。
全市公安机关按照“子时警务”模式,将“五进五查”专项行动精准延伸至深夜23时至次日凌晨1时的关键时段,加大对娱乐场所、小吃夜市、公园广场的巡逻频次。警灯在夜色中形成醒目守护标识,“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的场景让市民倍感安心。
“以前逛夜市总担心手机被偷,现在随时能看到警察,放心多了!”正在夜市就餐的市民王女士说。行动当晚,全市重点部位巡逻覆盖率达100%,累计处置群众报警求助37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9起。
严格查控除隐患 全域整治净环境 “请出示住宿登记台账,消防设施要定期检查更换。”在城区某酒店,民警细致核查入住人员身份信息,同步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是否正常。此次行动中,陇南公安围绕宾馆旅店、KTV、网吧等重点行业场所,开展“拉网式”清查,重点排查未实名登记、消防隐患、违规经营等问题,清扫治安死角盲区,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治安部门聚焦城郊结合部、出租房屋集中区域,通过“滚动巡查+突击检查”模式,严厉打击涉黄涉赌涉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当晚核查出租房屋813间,整改安全隐患59处。
交管部门则在城区主要路口、城乡结合部通道设立临时检查卡点,开展夜间临查临检,重点查处酒驾、醉驾、涉牌涉证、超员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对农村山区道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增设警示标识29处,强化重点路段值守,确保群众夜间出行安全。
精准宣防入人心 警民同心护平安 “陌生链接不轻点,转账汇款多核实!”在文县《白马盛典》演出结束后,文县公安局民辅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展示反诈海报、播放警示视频等方式,向过往群众讲解反电诈、防溺水、防火灾、拒毒品等安全知识。
陇南公安树牢全警参与做实宣传的理念,紧扣初秋高发犯罪,针对易受侵害群体,开展反电诈、防溺水、防火灾、拒毒品等针对性宣传教育,确保靶向准确、收效明显。充分发动社会群防群治力量近2000人次参与行动,让巡查宣防进社区、进乡村,对各类苗头问题主动防、源头治,全面提升安全防范质效。同时,公安机关积极会同保安员、网格员、楼栋长等社会力量,开展集中法治宣讲、安全防范宣传,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确保各类矛盾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各项宣防做到覆盖全面、发动有力、宣传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