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6-09-29
阅读次数:
推行信访公开听证 依法治理社会问题
陇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 白建中
国务院《信访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近日,中央政法委出台了关于处理上访人员的规定,对打击处理违法上访提出了五条要求。其中第二条指出:“认定违法上访,都要经过公开听证,让人民群众都看到他是否属于无理和无理取闹”。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治理信访突出问题,推行公开听证是必然选择。笔者在成县工作期间,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在探索中推行信访公开听证会议,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为提升信访工作水平探明了一条新路子。现将自己的一些认识整理出来,以期提供工作借鉴。
一、推行信访公开听证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目前,信访维稳成为基层一线工作的繁重任务,凡遇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财力。为此,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在大力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同时,穷尽一切措施化解信访疑难案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维护了和谐稳定的大局。然而,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个别群众的反映和诉求从党委、政府层面已经给予了最大化的解决和答复。有的信访程序已经终结,有的法律程序已经终审,有的甚至一昧妥协让步,采取“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币解决”的办法,但群众仍不满意,重复上访、无限申诉、集体串联、越级闹访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信访秩序,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权威,严重影响了社会大局稳定。比如,最近依法处理的广东曹再发案件,惨痛的代价由无辜的路人承受的同时,也让大家为现行维稳体制提出了疑问。对此,一味抱怨、推诿扯皮是不行的,怎么办?建立和推行信访听证会议制度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通过信访听证会议,搭建一个平等对话、多方参与的一个平台,把问题和解决方案摆在明处,面向公众和社会,由中间人断定和认可,这不仅能让信访人完全了解信访程序和相关政策,提高信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而且能让信访人和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政策的公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在社会上仍是主导地位。同时,通过信访听证会议,也为我们依法打击信访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赢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可以说,推行行信访听证会议制度,是化解信访重点疑难案件的“金钥匙”,是依法治理信访突出问题的“敲门砖”,是尊重民意的“试金石”,应结合实际,积极推行。
二、举行信访公开听证会应注意哪些问题?
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迄今为止,我国已有四部法律予以规定,分别是:1996年出台的《行政处罚法》;1998年出台的《价格法》;2000年出台的《立法法》;2004年出台的《行政许可法》。在此基础上,2005年施行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对信访听证予以界定。最近,中央政法委又做出了明确规定。从此可以看出,信访听证是一种法定形式。既然是法定形式,就应有它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就要正确把握、依法推进。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要针对特殊信访事项。这里的特殊信访事项指的是,按照法律政策规定已经解决,仍没有达到信访人的要求,但按政策法律规定,有权处理部门只能解决到这个程度,不能突破,突破了就会“底线不守”,就会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对于这类信访事项,就应运用信访听证会议。
2、要科学设置制度。按照依法、规范、顺利、有序实施的要求,建立健全《信访听证制度》、《信访反馈答复制度》,确保信访听证程序完整、有据可依,做到程序合法、过程合法、公开透明、反馈及时。
3、要合理确定的参加人员。要以听证会广泛性、公正性和可行性为前提,根据信访事项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参加人员。听证会召开前,要提前公示,注意吸收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的代表参加,注意吸收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村组干部、退职干部等代表参加,也要注意吸收信访人的亲戚、朋友代表参加。
4、要选择好听证会的地址。如果是村民信访,就把地址选择在农村;如果是居民信访,就把地址选在社区;如果是职工信访,就把地址选择在单位。通过合理选址,把信访听证少数人的论证转化为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
5、要依法依规确定组织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信访听证会主持人应为第三方。具体说,涉法涉诉类案件,由县委政法委或其委托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主持;其他类案件,由政府法制部门主持。由信访部门对重点疑难案件梳理汇总,上报信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召开信访听证会议。
6、要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在听证前,信访联席会议要作出公示,让公众知晓听证的案件、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在听证中,要吸收媒体广泛参加,全程记录并适当报道,并允许群众旁听。在听证后,要及时公开听证的结果(特殊案件除外)。
7、要依法运用听证结果。听证会是法律规定的,有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听证过程中,公安机关要依法依规维持会议纪律,对冲击会场或严重影响会议秩序的予以严惩。听证结束后,充分运用听证形成的意见,如果确属无理上访的,由全体参会人员劝其息诉罢访;如果属于涉访部门处理不到位的,由信访联席会议责成限期办理。对听证后,仍缠访闹访和越级非正常上访的,公安机关要搜集固定证据,依法严厉打击。
8、要敢于面对群众。信访听证会议是很难组织的会议,除了会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外,会上还要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组织者可能要面对刁难、诘问,甚至讽刺、挖苦等尴尬场面,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尤其要祛除那种正襟危坐、威严地坐“主席台”开会的习惯,与老百姓坐在一个板凳上,手拉手沟通,心贴心交流,以春风化雨的态度投入其中。
三、信访公开听证会议如何开?
信访听证会要严格按程序进行。其程序一般分为七个部分:①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纪律。重点是要求当事人在听证会上服从会议安排,提出问题、陈述观点要有理有据,辩论中要尊重事实、互相尊重人格,不能出现过激言行。②由涉访单位提起听证的信访问题的发生、发展及有关部门处理的过程作详细介绍。③由上访者或者其代理人进行陈述,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答辩。④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质证、辩论。⑤评议委员会成员发表看法和意见,并作出评议意见。⑥当事人双方作最后陈述。⑦主持人宣布休会一段时间,听证合议委员进行合议。合议之后继续开会,宣布最终处理意见。对于少数在听证会上未能当场作出决定的问题,由主持听证会的机关会后调查核实后,报经信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再予以答复。
总之,实践已经证明,信访听证会议是实现法治信访的有效方式,应主动而为,完善相关制度、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积极施行,逐步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科学的运作机制,充分利用民主透明的方式全力解决信访老大难问题,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治理社会问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