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陇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6-12-13
阅读次数:
抓班子 带队伍 创一流警队
立本职 心系民 做时代先锋
前进中的武都区公安局巡警大队
本网讯(通讯员 杨赟)陇南市武都区公安局巡警大队组建于1997年7月,现有民警86名,分设6个中队,平均年龄33岁。其担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街面巡逻防范、110接处警、防暴处突、群众救助等,以确保辖区治安秩序持续平稳。
近年来,该区公安局巡警大队一班人在局党委正确领导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完善警务机制,深化勤务改革,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着力构建以“责任警务、规范警务、主动警务”为核心内容的动态巡防机制,实现了巡防工作由静态向动态、由被动接警向主动防控的转变,构筑了动态防控网络,激发队伍活力,提高了队伍战斗力,提升了巡防警务实效,实现了“刑事发案稳中有降,街面案件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的总体目标,维护了一方平安。
坚持政治建警要求 用建队之魂铸就过硬队伍
建队以来,巡警大队始终把“公正执法、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建队之魂、传家之宝,尽管大队领导班子和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追求的目标始终没有变。近年来,巡警大队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又提出“工作目标要争先创优,工作标准要严格要求,工作评判要群众满意”的工作思路,鼓励民警当好“打击犯罪的排头兵,排难除险的急先锋,群众满意的好民警”。紧紧抓住民警思想教育不放松,重点抓好思想教育,着力解决为谁立警、为谁服务、为谁执法问题,以政治上的合格,确保民警思想的纯洁性和队伍的先进性。巡警大队领导班子秉持“以过硬的班子带过硬的队伍”的理念,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指挥在前,吃苦在先,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锤炼出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大队民警。多次受到区委区政府及局党委的表彰奖励。其中曾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和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全局先进单位等。
严格内部管理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巡警大队时刻把巡警队伍正规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从警容风纪到日常管理,从值班备勤到接处警和案件的处理,不断完善制度,严格遵章办事,收到了好的效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严格执行《内务条令》、《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五条禁令”等规定。二是以内务管理为突破口,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严格考勤,树立民警铁的纪律观念,法律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三是认真落实《武都区公安局巡警大队巡逻勤务规范》、《武都区公安局巡警大队绩效考核细则》及本局各项规章制度等勤务规范,为了不断适应巡警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巡警大队还大力加强对民警、协警八小时外的管理,把制度管理、日常教育、检查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巡警大队在全局已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巡警大队接处警制度》,《巡警大队内务管理制度》《巡警大队值班备勤制度》,《巡警大队奖惩制度》《巡警大队请销假制度》《巡警大队车辆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严格予以执行,强化了队伍管理,为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完成奠定了基础。
坚持打防并举方针 用一流警务铸就金色盾牌
武都区是陇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集中,各类商业网点、特种行业众多,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环境复杂,治安管理难度大、任务重。武都城区治安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陇南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历任大队领导都把维护武都城区这方净土,保障陇南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城区构筑起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打击犯罪、促进和谐的金色盾牌。
工作机制上,巡警大队坚持24小时接处警与巡逻工作相结合的全日制、动态化的警务工作模式,将双休日、节假日作为重点工作时间,将最方便接触群众和最有效防范案件发生的时间作为主要工作时段,把有限的警力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巡防中,巡警大队主动研究案件规律,把握治安乱点、难点,适时调整打击重点,按照“巡警控片、保安控点、社区民警控段”和“全面控制、重点防范,点、线、面三结合”的原则,根据市区的治安状况,人流密度、地理环境等情况,科学划分巡区。按照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必巡;案件多发、治安问题突出部位必巡;公众繁华场所必巡;人车流量大的时段必巡;居民小区必巡;夜间必巡的原则。巡逻方式上坚持徒步与车辆巡逻相结合,定点盘查与游动巡逻相结合。重点防控路段及主要街道、干线以车巡为主;重点部位、居民小区、楼群院落以徒步巡逻为主,并针对不同路段,实行弹性、错时巡逻,切实提高见警率,始终保持对武都城区的细管、严打、密防态势,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多发的势头。
一是正确履职,较好地坚持了有警必接、处警及时。大队严格要求每位民警落实110出警承诺,认真对待每个警情,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坚持弹性工作制,完善巡逻和处警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巡警快速反应能力、发现违法犯罪能力、紧急情况处置能力和治安防控能力的作用,及时有力地打击各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切实做到了接警快、处警快、反馈快,基本杜绝了推、拖、靠等现象的发生。今年以来,大队共接受群众报警2490起,处警2490起,出动车辆3224余台次,警力20752人次;其中,移交各类违法案件873起,当场调解各类民事纠纷433起,救助群众280起,协助先期处置交通事故22起,救助伤员及群众36人,走失寻人15名,抓获作案成员146人,抓获和敦促逃犯自首6名,收缴各类管制器具61把(根),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强化巡逻,努力提高见警率和群众安全感。巡逻防控工作是巡警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巡警大队在巡逻防控工作上重点强化了对党政机关、医院、学校、金融、商贸、水电、文化娱乐等重要场所的巡防力度;巡逻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徒步巡、机动车巡相结合,动态巡逻与定点设卡相结合,着警服巡逻与秘密监控相结合的复合巡逻模式,把工作的基点和精力重点放在街(路)面和案件高发易发的部位上,采取灵活巡逻方式,切实改变“巡”、“防”脱节问题,尽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推向路(街)面,将巡逻防范的触角不仅覆盖在街面,还拓展延伸到大街小巷、居民住宅小区,偏僻的路段,切实做到了点线面结合,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白天与夜间相结合。市区社会治安秩序不断得到好转,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今年元至11月,巡警大队共出动车辆2813余台次,警力25060余人次开展了街面巡逻和防控。处置发生在街面的各类纠纷184起,教育处理127人,盘查可疑人员420人,盘查可疑车辆72辆,破获撬盗机动车辆等街面犯罪64起;协助疏导交通843次,协助其它行政执法单位执法21次,救助离家出走的青少年13人,整改各类治安隐患26处。
三是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强力遏制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巡警大队在保证接处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把现场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作为检验“两学一做”成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有效预防和制止了大批民转刑治安案件的发生。元至11月,全队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5起,制止发生在街面的打架斗殴143起,提供公民求助127起,处置其他警情218起,充分践行了巡逻警察“有警必接、有难必帮”的庄严承诺,有力遏制了大批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四是抓现行、震慑违法犯罪。为夯实巡逻防控工作基础,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巡警大队领导班子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把“巡逻盘查”与“打盗抢抓现行”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在巡逻中出警、在出警中巡逻,通过认真实践“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的承诺,保证24小时路面有人巡逻,市区街头“两抢”、撬盗机动车辆、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绺窃等案件明显减少。元至10月,巡警大队通过巡逻守候等共抓获现行作案人员113人。破获各类案件113起。
坚持廉洁执法规定 用严明纪律铸就良好警风
多年来,巡警大队坚持把作风纪律当作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落实《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服务规定》、《公安民警执法行为八不准》等规定,坚决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大队还专门制定了“民警五不准”:不准在娱乐场所免费消费;不准在宾馆免费安排住宿;不准在饭馆免费就餐;不准办人情案;不准收受礼金和礼品。保持了队伍的纯洁性。
坚持平安卫士职责 用忠诚奉献铸就不变警魂
人民警察,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奉献。对巡警大队来说,这种奉献和牺牲更多。在这个集体里,从大队领导到一般民警,每人每年工作时间超过3300小时,相当于每人每年干了2年多的工作,是一个“无双休日、无节假日、无8小时正常工作时间”的“三无”单位。因工作连续一周、二周不能回家也家常便饭,有的民警在大队一干就是七、八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他们为保障武都经济社会发展,为辖区的安宁,舍小家为大家,大部分民警身患高血压、胃病、胆囊炎等各种疾病,仍坚守岗位,带病工作,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用辛劳和汗水书写了人民警察不变的本色——忠诚。(陇南市武都区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