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陇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7-08-17
阅读次数:
本网讯 “8·7”暴洪灾害造成陇南市礼县雷坝镇境内多处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致使全镇群众住房、农作物、通村通组道路、人畜饮水管道等严重受损。幸运的是,由于提前防范措施到位,干部群众转移避让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本次降雨主要集中在晚上,雨势又急,全镇经济损失严重,但未造成一人伤亡,这跟镇上平时的防汛演练分不开。”雷坝镇镇长赵亚军说。“早在7月24日,镇上就组织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及镇国土所、派出所、交警队、卫生院、变电所等参加山洪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综合演练。演练不是‘作秀’,是实打实地从抢险救援的各个环节进行演练,真正提高了干部群众对山洪灾害的防御意识和险情发生后的自救逃生能力,为大家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
灾情发生后,雷坝镇党委、政府快速反应,镇长赵亚军连夜带领六名干部从县城赶往镇上,及时组织成立7支党员突击队,组织包村干部深入到灾情最严重的朱雀、祁谢、郭陈等村组,发布预警警报,挨家挨户摸排灾情,通知群众安全转移,指导群众做好防汛工作。在全力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成立生产自救小组,开展帮扶自救,及时清淤、扫障、疏通河道,向受灾群众发放救灾帐篷、钢丝床等。动用大型铲车、挖机等机械及时清淤、除障、疏通河道;对受损房屋、电力、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对沙厂、石料厂、山洪地质灾害易发点等危险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排除安全隐患;对防汛工作进行认真反思,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措施。
“没下雨的前两天,镇上的驻村干部就来看了我家的房子,并教我遇到特殊情况如何避险。”雷坝镇朱雀村村民马玉良说。“多亏了他们前两天的提醒,我们全家人在暴雨来临时才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8月6日晚上8时左右,我们在清理河道,一转眼上游1米多高的河水夹杂着泥石流冲了下来,村干部王富红大声朝我喊,‘快上来’。当时我就吓傻了,从来没有见过河水涨的这么凶,我跳到河堤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才躲过了一劫。这时,小赵还在河道中间作业。突然,上游冲下来的一块大石头砸在了挖机的玻璃上,砸碎了玻璃,小赵急忙从车里逃出来和我站到了一起,河水已经淹过我们的膝盖。村主任王富红跑过来把我们拉上了河岸。我和小赵全身都被泥水淹过了,我的手也受伤了。”负责朱雀村立面改造及道路硬化的黄泽全说。
“晚上10点多的时候,我听见屋后‘轰隆隆'的声音,跑出来看时,整个河床已经被水掩没了。突然,几个人跑过来把我连扶带抬,通过这条小路背到了邻居家,这时我才反应过来是镇上和村上的救灾干部”。朱雀村70多岁的五保户王贵子老人说。笔者顺着王贵子老人所指的方向看去,是一条3米多高的斜坡小路。
谈到当晚救人的情景时,雷坝镇朱雀村驻村干部、司法所长雒乐说,“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想着把老人转移到安全地”。
“想想当晚发生的情景,现在都觉得后怕,洪水像发疯的野兽一样冲了下来,要不是之前镇上组织我们开展过应急演练,真不知道该怎样组织大家转移。”王富红说。
8月10日,一辆铲车和挖机正在河床的泥石流中,帮助赵师傅寻找被泥石流掩埋的挖掘机。县委宣传部负责雷坝帮扶的讲师组长杜东阳说,“挖机和铲车连续工作了三天,帮助村民挖出了两辆农用车和一辆摩托车,通往上面的道路也基本打通了。”
“平时我的车都在这儿停着,可是等第二天起来时,已经被泥石流掩埋了。”朱雀村村民张二军一边挖掩埋的汽车一边说。
村民小赵的农用三轮车也是在这次暴洪中掩埋的,七八个人在挖机的配合下,把车抬到了河床比较宽敞的地段,小赵正拉着水管冲洗上面的泥沙。
“暴洪发生后,我们的三辆铲车同时出动,第一时间投入到道路的抢修中,打通了江大路上的几处塌方和泥石流,为王坝、三峪等下边乡镇的救援赢得了时间。”黄泽全说。
位于大香山脚下的祁谢村,也是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村之一,该村的3.5公里通村组硬化道路全部被山洪损毁,行人无法通行,救援队员只能肩扛救灾物资,沿着被河水冲毁的河床泥潭缓步前行。
据了解,此次暴洪泥石流灾害造成该镇直接经济损失1664.05万元,境内山体滑坡130处、泥石流86260方,河堤、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目前,全镇各村生产自救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陇南市礼县雷坝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