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陇南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张庆宏深入西和县太石河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来源:陇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7-11-2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陇南市委政法委书记张庆宏深入西和县太石河乡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本网讯(通讯员 李明)11月22日,陇南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张庆宏深入西和县太石河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并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市扶贫办主任王文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白建中,市维稳办副主任唐正林,西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宋小平,西和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严仓一,县检察院检察长薛峰参加宣讲会并陪同调研。宣讲会由严仓一主持。
宣讲会上,张庆宏紧扣党的十九大报告,结合太石河乡情实际和自己的学习心得,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精准脱贫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针对贫困村脱贫20项指标、贫困户脱贫11项指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项对照,科学编制脱贫攻坚三年规划和方案,着力夯实乡村发展的硬件设施,为建设美丽乡村打好坚实基础。
 
二要加快贫困群众增收。结合实际,利用好太石河乡独特的光、热、水等资源优势,认真研究川坝河谷地适宜发展什么产业,半山地区适宜发展什么产业,高寒阴湿地区适宜发展什么产业,做到因地制宜,切忌盲目蛮干。同时, 要把劳务输转当做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紧紧抓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录新职工和青岛帮扶新机遇,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转,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三要转变群众思想观念。要对群众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引导,灌输勤劳致富的思想,帮扶工作不能大包大揽、养懒养穷,引导村民通过学习技能、诚实劳动勤劳致富,做到既扶智又扶志,不但解决物质贫困的问题,而且解决精神贫困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四要倡导文明新风尚。乡村两级要建立乡风文明长效机制,与群众商量探讨,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积极开展“四改四化”“五子登科”等群众能够做到的且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的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努力打造文明幸福的新农村。
 
五要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体系,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和调处,处理好村内各种事务,提倡好的行为,树立好的模范,向上、向善、向孝、向美。六要发挥乡村干部带头作用。加强干部个人品德和修养,不断加强学习,树立好“人民公仆”的模范形象。村干部要率先脱贫致富,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中,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推动农村发展越来越好、农民日子越来越好。
 
宣讲结束后,张庆宏先后深入金林、尧孔两村调研精准脱贫。在金林村,实地查看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入户走访调研了贫困户,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尧孔村,深入“8·7”暴洪灾害受灾农户,看望了重灾户,详细询问当前的生产生活和入冬临时安置情况,并对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场予以解决,要求县乡要加快灾后重建进度,把受灾群众眼前的困难和长远问题都办实办好。(陇南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