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15-03-23
阅读次数:
迎接新挑战 共谋求发展
宕昌县法院召开会议明确2015年工作重点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司法改革的关键之年,法院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3月11日,陇南市宕昌县法院召开由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刘鑫主持,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在全面总结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形势,明确2015年工作重点,共谋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
刘鑫总结2014年法院工作指出,去年法院主要成绩一是案件受理数首破千件,同比上升30.7%,综合结案率为95.1%,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5.1%。“轻刑快审”工作开展顺利,在公安、检察、法院三机关的协调配合下,依法适用“轻刑快审”程序审理刑事案件2件。二是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向网上公布裁判文书337件,执行案件信息网上录入109件;启用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共录入案件3357件,制作电子档案3136件。三是进一步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任命了人民陪审员3名,选派了8名人民陪审员参加了省法院举办人民陪审员培训班。同时,积极引导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判工作,今年,我县人民陪审员共参审各类案件173件,参审率达65.3%。四是法院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与省、市法院计算机三级联网,加强了信息资源整合,极大地方便了上下级法院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五是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个基层法庭建设全部达到“三化标准”,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备了法院审判庭硬件设施,法院数字化法庭基本建成,审判大楼续建项目建设已顺利竣工。
会议结合全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县工作会议精神,与会人员经过讨论研究决定,2015年法院工作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总目标,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动力,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审判执行工作,深入推进法治化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一线干警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依法审判与化解矛盾、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审判工作与群众工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重原则,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健全民商事裁判文书执行机制,探索建立刑事被害人及民商事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案件申请人的司法救助制,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缓解社会矛盾。
二是强化审判质量意识,全面提升案件质效。转变审判执行理念,在刑事审判中,坚持罪刑法定、罪责刑相应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和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切实保护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努力把每一件刑事案件办成“铁案”。在行政和民商事审判中,强化对案件的查证、认证工作,查清案件事实,分清事非曲直,准确适用法律,公平公正处理,确保案结事了。在执行工作中,强化执行力度,加大执行措施,讲究执行艺术,大打执行工作攻坚战,确保胜诉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切实得以实现。
三是强化形象意识,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法院队伍。 坚持“一手抓队伍、一手抓业务”的思路,严格队伍教育、监督和管理,努力打造一支人民满意的法院队伍。坚持从严治院方针,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加强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和审判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干警的整体素质。强化司法廉洁,狠抓司法作风,严格遵纪守法,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铲除司法腐败。坚持从优待警,关心关爱干警,完善干警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
四是推进司法改革,确保法院科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和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积极探索、总结经验,认真开展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改革,推动依法终结制度的落实。注重源头预防,严格落实非法证据排除等证据制度。充分发挥各审判组织作用,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
五是强化信息化建设,切实提升法院信息化水平。贯彻“科技强院”理念,依靠现代先进科技手段提升司法水平。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网络建设,规范司法公开“三大”平台运行机制;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派出人员考察学习上级法院或兄弟法院在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本院各项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推进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司法的公开透明,提高司法的质量和效率。(杨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