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陇南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视窗

礼县法院民一庭不忘初心 书写公平正义事迹

来源:陇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7-11-28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本网讯 在秦皇故里,西汉水河畔,有一个全省优秀法院--陇南市礼县法院,在“创新创优”活动中,从这支优秀集体中涌现出了一个先进团队--民事审判第一庭,全庭干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守法治信仰,在民事审判中融合情、法、理,用司法滋润民心,谱写爱民乐章,稳妥处理了一桩桩民事纠纷,把公平正义书写在了礼县大地。
 
动之以“情” 做化解家事矛盾的“和事佬”
 
民一庭主要审理婚姻家庭、人身损害、相邻关系、分家析产等家长里短的民事案件。工作中,该庭法官注重一个“情”字,用“情”化解棘手矛盾纠纷,当好“和事佬”。2014年11月一天晚上,室外寒风凛冽,该庭二楼办公室灯火通明,暖意融融,法官们正在调解一起分家析产纠纷案件,原来王氏四姐妹因父母去世,对仅有的遗产即祖宅房屋的分割争执不下,小妹将三个姐姐告上法庭,合议庭法官当日下午勘验现场时看到涉诉房屋房顶瓦片揭起,院落狼藉,矛盾一触即发,办案法官忍饥连夜组织四姐妹调解,用真情化解矛盾,以温情弥合裂隙,最后当小妹拿出上大学时二姐写给她的信读时,四姐妹感情迸发,抱头痛哭,泪洒法庭。见此情景,在场的法官们也潸然泪下,此时已是晚上9点,一起矛盾尖锐的案件就这样用真“情”调解了。
 
晓之以“理”  做弥合婚姻纠纷的“调和剂”
 
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民一庭每年审理的离婚案件占全部案件数的五成以上,办理这类案件时,该庭法官把“法”讲明,把“理”说透。小路和小叶是一对“80后”,因一方有外遇,婚姻关系降到了冰点,最终分道扬镳,协议离婚,后又因俩个婚生儿子的抚养及财产问题,两次诉至法院。第二次起诉后由民一庭受案办理,当时正是临近年关时节,该庭办案法官并没有就案办案、机械办案,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讲情理,又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道德,最终二人破镜重圆,又于腊月27日重新办理了复婚登记,后给法庭赠送了“公正廉明、为民做主”的锦旗一面。
 
判之以“法”  做诠释公平正义的“裁判员”
 
法律是人们行为的红线。民事案件中即使法官们磨破了嘴皮,仍然有部分案件调解不了,在这种情况下,该庭法官不是一味地“和稀泥”,而是果断适法下判,树立司法权威,用法律的天平衡量争议,诠释公平正义。人到中年的老周和老黄是同村发小,20年前互相兑换了承包土地,后为琐事反目成仇,因健康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三次对簿公堂,在基层法庭断断续续官司打了三年,形成了“连环案”。2016年双方的土地承包互换合同纠纷案件又转到了民一庭,合议庭全体法官庭上庭下想尽一切办法调解了十余次未果,对此,用足法律,依法准确判决,体现法律的终局裁判性。二人最后均未上诉,息诉罢访,案件顺利执结。
 
交之以“心”  做践行司法改革的“弄潮儿”
 
今年,全院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在民一庭组建了民事审判第一团队,新型团队中有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有的家中有年逾古稀的高堂父母,有的有襁褓中的幼儿,但他们砥砺前行,开拓进取,全庭法官发扬团队精神,以心交心、心心相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办“精品案”,开“精品庭”,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白加黑”“五加二”成为工作常态,勇做践行司法改革的“弄潮儿”。
 
“辛苦着单薄的身体,他们感到很累很累;耕耘着百姓的心田,他们感到很甜很甜”--这句话就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陇南市礼县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