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陇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马静
发布时间:2020-09-16
阅读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在省市县党支部标准化工作部署启动以来,陇南市礼县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党组书记、院长担任标准化建设责任人,成立了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对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实施方案》,遵循标准化建设六大块,27项内容,自查梳理出12项未达标内容,科学制定推进措施,确立责任人、完成时限,现已全部整改完成。在自查整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认真思考研究党建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院形成了以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党建引领审判执行工作的新模式,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空前提升,党员干警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表率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审判工作的优越性逐渐显现,支部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把政治统领摆在首位 全面推进支部建设工作标准化
推进党支部政治建设标准化。要求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结合《甘肃省党和国家机关党支部标准建设手册》,制订支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规范,推进全院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推进党支部组织设置标准化。制订各类完善标准化建设制度27项,引导退休干警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将基层法庭干警组织关系转入法庭支部,彻底解决了超大支部问题。将机关支部43名党员分为4个党小组,将党小组建在审判团队上,实现了党小组和审判团队工作融合衔接,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管理落实的更细致、更全面、更扎实。
推进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担当有为、作风扎实的党支部班子队伍,支部将支部委员年龄结构偏大、工作人员不够作为整改问题之一列入台账,经过向机关工委请示,先后增选支部副书记1名,增补2名年轻同志担任支部委员,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增强,作用更加彰显。
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组织生活在“甘肃党建”APP同步上传,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党员参与率高、教育效果好,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和质量,先后有7名同志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2名同志被确定为预备党员,同时充分运用单位自媒体“两微一站”对外发布党员活动100余条,要求全体党员注册加入“学习强国”“活力陇南、基层党建”“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共计43名党员注册,注册率100%,学习强国20000分以上党员达到12人,占党员总数的28%。
推进基础保障建设标准化。高度重视支部基础建设工作,强化人员力量保障和党建经费保障,打造具有职业特色又兼具会议、学习、交流、创作、阅览、党性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党员活动室,为支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购买学习书籍10套,支部达到了五有十上墙的标准化要求。
推进考核评价机制标准化。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推动党支部更好地健全并落实党支部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考核主体、细化考核指标、量化考核权重,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督促全体党员行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方向。
把凝心聚力最为重点 工作质效检验党建成效
勇于担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体党员干警始终冲锋在前、战斗在前。成立了法院疫情防控突击队,期间共计56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严防死守4名确诊病例居住小区,登记出入人员1万余人,办理通行证2000余份。发起抗击疫情捐款活动,党员带头,全体干警参与,共计98人参与捐款,计31300元,第一时间交到县红十字会统筹使用。
全力备大考,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力量,挑选政治过硬,年富力强的干警加入帮扶工作队,三名党员干警分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队长。针对我县脱贫攻坚中矛盾信访问题突出的情况,主动汇报县委,开展“脱贫攻坚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出动警力35人次,通过现场庭审、法官释法、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巡回审判车播放《农村法律法规知识》等,化解扶贫贷款、赡养、异地搬迁等矛盾70余件。
决胜执行难,党员冲锋在前敢打必胜。2018年至2020年8月,共执结案件928件,执行到位金额2705.69万元。将141名自然人和12名法人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对61名被执行人予以司法拘留,对5名被执行人以拒执罪追究了刑事责任。执行局荣获全省法院“百日会战”先进集体。
利剑扫黑恶,专项斗争成果丰硕。办结涉恶案件3件,判处罪犯22人。其中涉“村霸”案件1件4人,恶势力案件2件。依法公开审理张晓军、陈桢等8人,李云龙、王虎等10人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恶势力犯罪案件,判处罪犯18人。在去年专项斗争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开展“六清”行动,努力做到“案件清结”“黑财清底”“线索清仓”,专项斗争各项工作朝着预期稳步推进。
柔情促家和,家事审判成效显著。院党组谋篇布局,家事中心干警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能动性、创造性,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成立了有独立办公区域的家事审判中心,并于2020年3月入驻,开始正式办公、办案,实现了人员专业化、设施现代化、布局特色化。妥善化解了一大批赡养、抚养纠纷案件。2020年3至8月家事审判中心共受理各类案件132案,结案112案,结案率90.3%。调撤率65%,简易程序适用率90.95%,平均办案天数18.7天。
努力提素质,多渠道拓宽党员视野。选派11名干警赴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开展能力提升培训,2名干警赴内蒙古参加全国法院民法典学习培训,组织近40名干警在省法官学院分别参加审判执行、党务政务、警务及后勤管理等各项业务培训,积极参加公务员网络培训,脱贫攻坚网络培训,民法典视频讲座学习等,努力提升干警政治理论水平和审判业务水平。
弘扬主旋律,深化司法公开。2018年以来,实现裁判文书上网4481份,互联网庭审直播1689件,发布微博、微信6000余条,在各级新闻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30篇。微信公众号在甘肃政法微信影响力排行榜法院篇及全县政务微信排名中名列前茅,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优秀政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