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陇南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网视野

公证服务,在“好”字上下功夫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责任编辑:马静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司法部今年在全国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在前两年推出的“减证便民”“提速增效”举措基础上,进一步在公证服务“好”字上下功夫。公证机构积极响应司法部部署,不断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证法律服务的便捷、高效和优质。

做“好”公证服务,公证行业一直在努力。近日,公证机构主管单位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公证员向《法治日报》记者分享了他们在“好”字上所下的功夫和取得的实效。

涉企公证:科技赋能将服务送到企业门口

□ 朱金伟

作为一种预防性法律制度,经当事人申请,公证机构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进而实现预防纠纷和巩固法律秩序的目的。有效运用公证制度,可以为企业构建从设立到交易运营再到合法权益保护的全生命周期法律保障体系。但在过去,办证周期长、程序繁琐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获得感,也阻碍了公证机构的业务拓展。

积极破解公证发展瓶颈,主动提升助企效能,浙江省台州市正立公证处自今年以来,深入实施公证服务“三减一增”举措,通过优服务、提质效,进一步发挥公证涉企服务保障作用。“三减”包括“减少证明材料”“减少办理时间”“减少办证成本”,“一增”指的是“增加服务供给”。

今年4月,台州一家立体拼图玩具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发现,有多个网络平台店铺销售的玩具涉嫌侵害其专利权,于是向正立公证处申请办理保全证据公证。受理后,正立公证处根据玩具拼装复杂度与侵权风险点,量身定制取证方案,同时对订单、物流、店铺信息等电子数据进行实时抓取、存证,快速固定侵权商品链接、销售记录等信息,成功为专利权人取证76家侵权店铺,涉案件数76件,取证周期较常规流程缩短60%,公证费减免率达35%。

正立公证处负责人认为,借助科技的力量,采用电子存证公证,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公证需公证员跨区域出差导致高额差旅成本和周期漫长的痛点。在线申请电子存证服务后,由申请人自行登录平台、现场拍照、自动存证、邮箱接收、在线审核,加上区块链固化证据,可以做到随时取证、零接触办证,以及防篡改可溯源的司法权威保障。据统计,采用电子存证,企业公证维权成本能有效降低90%,工作周期可缩短至1天。

在科技赋能的背后,是服务理念的转变,致力于真正将公证服务送到企业门口,加急办理、上门服务已成为正立公证处全体业务人员的工作常态。

据池女士回忆,2024年底,她的父亲意外去世,留有四家公司股权,股权数额多达1800多万,而继承人分散在浙江省内各处。正立公证处对此迅速开启“绿色通道”,对在外地工作的池女士亲属进行远程指导,及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对在本地的池女士爷爷提供上门服务。在便利、高效办理股权继承公证后,正立公证处还提供企业家权益保护定制化公证方案,协助解决企业变更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稳定经营发挥了积极的法律保障作用。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今年2月21日,台州某药企因对外贸易需要,申请加急办理该公司的出口欧盟原料药证明文件公证书。沟通中,公证员在电话中告知代理人所需材料,并在申办公证后加急办理,联络翻译公司加急翻译,第二天就将公证书送到了代理人手里。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处处长,本报记者董凡超整理)

涉外公证:在保质保量基础上与时间赛跑

□ 董皓

公证具有法定的证据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是国际通行的惯例,是我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必不可少的环节。

出入境经常会用到派遣函、授权委托书、身份、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公证。近三年,北京市公证行业共办理涉外公证事项69.2万件,出具的涉外公证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公证员来说,想办好涉外公证,需要做到四个“更”——更多了解、更加细致、更简流程、更高效率。

“涉外无小事”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在公证行业尤是如此,公证书一旦出现问题,既可能给个人、家庭带来麻烦,也可能会对企业甚至系列的大型项目造成影响。大家看到的是薄薄的一份公证书,但是从程序上的起草、翻译、审批、校对、签章、钢印、装订,包括涉外专用纸的使用,到实体上的信息读取、资料审查、证据核实等等,工作内容一点也马虎不得。尤其是我们贯彻的“每证必核”原则,从前些年识别假人假证的“火眼金睛”到现在对每个核实平台的轻车熟路,我们在用日复一日的谨小慎微维护公证公信力,从而维护大家的权益。

涉外公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属于日常频繁接触到的领域,很多人到公证处来都是第一次,对于办理的内容、方式、程序、后果、使用要求不那么清晰。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每一类、每一项甚至是每一个国家的公证办理标准和要求有更全面、更明确、更精准的把握,才能实现“来一次公证处解决所有问题”的服务目标。

我们努力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辅助,延伸公证服务的边界,从而实现不仅是公证这一个环节,而且上下游相关环节都能得到简化。比如“跨省通办”“最多跑一次”服务的开展;比如线上办理实现“零跑腿”办证;比如代办认证服务;再比如把服务下沉到社区里、前推到企业内……

效率在涉外公证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它不单单指快速出证,而是要求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与时间赛跑。我们遇到过太多例子:为了整个合唱团的孩子能准时参加在欧洲举办的国际比赛,我们放弃周末休息;为了保障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我们将涉及92个国家使用的所有公证书都压缩到三个工作日完成,且无一错漏。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在巴基斯坦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关键期时,某大型基建类国企集团急需向巴基斯坦外派大批技术人员,近2000份学历、资格证书的公证认证迫在眉睫。我们加班加点进行起草、扫描、审批、制证、盖章等工作,在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的基础上,五天内办理了将近两千份公证书。

我们坚守在这里,就是为了让公证成为当事人触手可及的一份值得信赖的保障。

(作者系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业务八部主任,本报记者张晨整理)

遗嘱公证:有温度有速度提高群众满意度

□ 孙京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遗嘱公证服务成为老年人必不可少的法律保护。2024年以来,北京市正阳公证处积极响应“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通过畅通服务渠道、线上线下联动等举措,将群众办事的“痛点”变为服务的“亮点”,切实提升群众对公证服务的满意度。作为一名公证员,我在办理老年人遗嘱公证时,秉持简化流程、优化服务的理念,高效便捷办理遗嘱公证,让老年人无后顾之忧。

“公证员您好,上次听了您在社区的养老公证知识讲座,现场加了您的微信。最近,我在体检时发现心肺功能有些问题,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我怕治疗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想在手术前立个遗嘱。”3月的一天,我收到一位老人发来的微信信息,字里行间透着对遗嘱公证的迫切需求。

我与其联系后得知,这位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丈夫早年去世,膝下只有一子,旅居国外多年。她名下有一套房产和一些存款、基金,想在自己百年后都留给儿子。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儿子在国外的情况,我决定代其准备相关公证材料。

准备好材料后,我为这位老人预约了公证办理时间。过程中,我按照她的意愿,起草遗嘱书,并告知可指定一位遗嘱执行人,负责遗嘱保管、检认、财产梳理、清点、遗产分配等事宜。用了不到一周时间,我将这份沉甸甸的母爱化作一纸公证书,在白纸黑字间对老人的财产进行了明确详细的安排。

这只是正阳公证处对老年人遗嘱公证实现优先受理、办理的一个缩影。自“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以规范化建设为着眼点,通过精准服务、上门服务、线上服务,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加“可感、可知、可及”的遗嘱公证法律服务,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的“身后事”撑起了法律“保护伞”。

司法部今年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在14个方面采取38项措施。其中,明确提到“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切实做好‘身后一件事’中遗嘱公证信息核查工作,积极推广在线公证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以“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为指引,继续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老年人遗嘱公证等各项公证工作中,严格落实服务措施,优化服务环境、服务流程、服务行为,以暖心行动推动公证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系北京市正阳公证处公证员,本报记者杜洋整理)